1948年中國區總幹事顧培德牧師率領宣教士霍庚詩、班概朗二人自上海來台,並且在台北市當年最熱鬧的圓環邊─寧夏路三號租屋設立「台北神召會」成為神召會在台灣宣教的第一據點,在1952年到54年前後不到三年約有一千五百人決志信主,主日崇拜已達到容納不下的窘境,經過牧師、會友同心迫切祈求,結果上帝的回應是─購地自建屬於自己產業的禮拜堂。
撫順街神召會│(1954 ~ 1995)
民國五十年代,台灣仍處備戰狀態,國民所得不高;要募款蓋教堂簡直是夢想,除非有-美援-然而上帝的大能是超乎人之想像的,聖靈感動了曾任中山區長的黃逢時長老和賴守都董事夫婦共同發起購地募捐,結果以當年相當美金8000元代價買下撫順街牛埔段500坪的花田作為建堂用地,之後班牧師隨即趕回美國奔走各地募捐得款美金13000元,於是”撫順街神召會”動工興建了;台灣的會友們也得到激勵積極籌款,連募帶借也得款美金13000元用以購買設備,加蓋教室宿舍及種植花木,設置圍牆之用.如今雖然”撫順街神召會”已經拆除了,當年節衣縮食捐款建堂的前輩芳名錄已因時間長遠而流失,但我們永遠會懷著萬分感激的心,小心謹慎珍惜他們所留下的豐盛恩典和產業.
暫居長春路│(1995 ~ 1999)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教會每逢颱風或地震後,就會發現舊堂瓦片飛落,牆壁剝落,樑柱的蛀蟲,使舊堂有坍塌之慮,改建是徹底解決之道,1995年9月,拆除天祥路舊會堂,暫居長春路神召中心聚會,三年的時間七八十人擠在二十坪大小的會堂聚會敬拜,這段期間就像冬眠,因為我們正孕育著新生命,春雷一響將破殼而出,這三年裏我們一直不停為建堂奔走禱告,但願已經灑下的種子,能發芽成長.
天祥大樓的誕生│(1999 ~ 迄今)
1999年八月樓高十七層之"天祥大樓"宣告完工,並擇期於十月二十五日光復節隆重舉行竣工及獻堂感恩拜。不料九月中旬發生舉世震驚的九二一大地震,因而改以紀念音樂會方式慶祝落成。教堂大樓位於民權西路、天祥路、撫順街,為了方便稱呼而命名為"天祥大樓";亦有"天降祥瑞"之含義,從此台北神召會進入新紀元。教堂設於大樓之三、四樓,為挑空無柱大跨建築設計,可容納六百人聚會除每週的主日崇拜及大型佈道會外,不作其他用途。迦南堂設於四樓後段,可容納一百人,通常作為小型聚會、研習會及唱詩班練習之使用。教育及活動中心設於樓,有會議室、教室及交誼廳。本中心之設備有鋼琴、投影機、音響等,除教會內部活動外,亦可作為社會各界公益活動之場所。藝文廣場設於地下一樓,設有以音樂家巴赫為名的音樂廳,有一百一十個座位,是一個小而美的演出場地,由音契合唱管弦樂團定期安排演出。優越的地理條件,令人贊嘆的雄偉建築,豐富的活動節目加上弟姐妹的忠心服事,台北神召會將成為散發主耶穌真光的燈塔─照亮集英里中山區遍及全台北市。